
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,万象城平台信息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立足赣南苏区红色沃土,以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为载体,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,在党建联建、教育服务、科技赋能、实践育人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。
一、党建联建:红色资源驱动,多维协同共建
党支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,利用红色基因培养红色传人,将红色资源融入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。在学校“赣科红”党建品牌引领下,党支部积极参与学院“红色IT”文化建设,根据党支部学科专业特点,打造“数智赋能,乘数前行”支部品牌,引导党支部党员不忘初心、担当作为,为学校的发展建功立业。以专题党课、政策宣讲为依托,开展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。与赣州银行科技部党支部等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,定期举办技术沙龙、联合技术攻关等。
党支部将红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,制作 “赣南苏区史” 微党课视频,2024年党员讲授“传承苏区精神,筑牢安全防线”精品党课,在平台播放点击率较高。党支部精心打造“赣南苏区史”“程序设计”“人工智能”等精品党课、课程思政示范课,深受师生欢迎。
二、教育服务:坚持需求导向,赋能地方发展
党支部积极响应区域性中小学教学的需求,与赣州市章贡区科学技术协会、章贡区科技局等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。通过组织专题讲座、派遣专家进行指导,以及定期举办信息素养周末沙龙,向学生传递前沿科技知识,累计服务超过1000人次,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。
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赣南各地开展活动,如到南康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暑假带领学生在“将军县”——赣州市兴国县开展助农活动等。党支部扎实推进“三联系”工作,党员是学生的“就业向导”和“成长导师”。
党支部在赣州市开展 “数字精培、数字匠培、数字定培、数字领培” 分层培训与教育,一年累计开展活动5次,服务超3000人次。
2024年12月15日,“乘‘数’前行‘赣’出精彩——数智人才培养华为标杆样板全国现场会”在万象城平台举办,到会高校和企业140余家,党支部面向全国高校、企业,推广我校“赣科模式”,打造“乘‘数’前行‘赣’出精彩”教育服务品牌活动。
三、科技赋能:产学研用协同,开展科研攻关
在学校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背景下,信息工程学院网络攻防渗透团队于2025年1月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部分企业开展专项网络渗透测试,解决多起网络泄密和勒索病毒事件。
党支部坚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,在产教融合中培育时代新人,于科技攻关中破解发展难题。一批服务地方的科研成果照亮区域发展之路。例如,数字化智能浇灌助手项目可利用信息技术、可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控制浇水、该系统已应用到赣南茶树育苗大棚、无花果种植基地等多个项目,目前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率200多万元。支部党员刁文自愿加入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队,在兴国县均村乡石溪村驻点,用科技力量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年来,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科技文化指导服务次数9次,2025年成果转化落地项目2项,落地资金80万元。
四、实践育人:深化产教融合,培育新兴人才
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,认真落实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助力地方发展要求,紧扣赣南苏区产业升级需求,积极优化专业布局,深化产教融合,全力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兴人才。聚焦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1269”行动计划,坚持“优化结构、调整布局、突出特色”的原则,以赣州市、江西省乃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,对原设置的专业进行了调整优化,逐步减少全省布点比较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,新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网络空间安全等新专业。赣州市人民政府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学校合作共建“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”和“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”,先后获评工信部首批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基地。
下一步, 党支部将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的指导要求,持续擦亮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品牌,为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。
媒体链接: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25-11/12/node_144749.htm